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珙县石碑乡

恐龙之乡——石碑

    【石碑概貌】

珙县石碑乡地处珙县东南边陲,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地。其东南与云南威信县交界;西与珙县曹营乡相接;北与兴文县的九丝镇相连。辖区海拔在4001500m之间。主要为中、低山区和丘陵区,常年降雨量平均在1200mm左右,平均气温22℃。水资源丰富,东有大石盘河横贯辖区,北有建武河,南有邓家河。大石盘河、建武河环绕石碑流入邓家河后汇入南广河。邓家河流域司允村境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全乡幅员面积42.4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55%;总耕地面积为7318.8,其中田4457.8,2861亩。辖7个行政村57个农业社,全乡总户数2242户,总人口:9440人,其中农业人口:9139人。

乡境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植被茂盛,植物繁多,风景幽雅,风光旖旎,山奇水秀,主要有:1、位于红沙村境内雄伟的大都山下早侏罗纪的“石碑珙县龙”恐龙化石群;2、著名的四川省永兴茶场境内的大龙潭风景区和万亩观光茶场;3、红卫村境内的生物桫椤峡谷;4、邓家河漂流及沿岸岩溶山水;5、司堡村境内的溶洞(回龙洞)。其中石碑恐龙最具吸引力,邓家河漂流及岩溶山水,具有地区和部分区域旅游价值。

石碑乡是典型的农业乡,多为山区,乡域经济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今年年初乡党委提出了“以人为本,壮支柱、强农村、兴旅游、促商贸,建和谐特色石碑”的奋斗目标,除在粮食生产和畜牧养殖上大做文章之外,还立足乡情,发展茶叶、蚕桑、烤烟等经济作物。茶叶以四川省永兴茶场为龙头,红卫、红光的部分村社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茶叶生产,今年这两个村成片的造茶面积已达3500亩,其中投产茶园1600亩,产茶1400担,其中优质茶950担,实现产值近140万元。随着蚕茧价格的上升,全乡蚕桑开始恢复性生产,拥有密植桑园800亩,可产茧700担;烤烟生产今年全乡达1500亩,产烟1500担。今年可望争创省级“生态农业示范乡”。

乡境内水资源丰富,共有规模大小不等的水电站7个,装机8800千瓦的猪圈门电站已动工建设,既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又解决了部分富余劳动力。另外乡境内还有飞龙砖厂和石碑竹木加工厂两户私营企业。著名的四川省永兴茶场更是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领导班子】
   
党委书记    唐经同
    
        李宗浩

【招商项目】
   
司允煤田开发

【联系方式】
   
地址:珙县石碑乡
   
邮政编码:644505
   
电话:0831-4480002

石碑恐龙

    在僰人悬棺附近发现了比自贡恐龙还要早的恐龙化石。也即石碑恐龙--位于珙县石碑乡。离石碑乡有一小时步行路程,有乡村公路通上。这里还发现了深不可测的巨型溶洞,有一个据说可直接通到云南,曾有人去探洞,但无从探尽,另有一个并不深的溶洞,据说是当时僰人穴居的山洞,很神秘,需要去探索。但交通不太好。

    "石碑珙县龙 "是1997年5月,四川地勘局二0二地质队在川南进行地域地质调查时,于石碑乡红沙村6社海拔800米处发现恐龙化石群。经省地矿厅组织专家对现场进行初步发掘,发掘出蜥脚类、兽脚类恐龙化石3条。经成都工学院技术测定,确定为1.9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恐龙化石群,其中的原始蜥脚类恐龙在世界尚属罕见。石碑恐龙化石比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早2600万年,弥补了云南氯丰恐龙与自贡大山铺恐龙之间的空白。专家们将这新发现的恐龙化石群命名为'"石碑珙县龙"。 "石碑珙县龙"是侏罗纪中最早的一代,迄今为止,在国外相同地层中尚未发现这样丰富和保存完好的恐龙化石。

 

鹿鸣茶海.恐龙化石群.桫椤谷

    石海洞乡一僰人悬棺一蜀南竹海,这是宜宾市倾力打造的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石碑便是僰乡珙县南部与兴文石海接壤的一个乡,这里因为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成为旅游环线上的——个重要支点。石碑不仅拥有山峦叠翠、气势恢宏、水光潋滟的鹿鸣万亩茶海生态旅游区,还有着中外驰名、填补国内早侏罗纪原始蜥脚类恐龙化石空白的石碑珙县恐龙化石群以及山峻水媚、风光幽美的桫椤谷。它们以苍山奇峰为骨架,以茶园、森林景观为主体,以清溪碧水为脉络,还有历史文化遗迹点缀其中,构成了——幅静态景观与动态景观相协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的风格独特的生动画卷。几个景点特色各异又都引人入胜。

    鹿鸣万亩茶海坐落在石碑乡的川云山巅,平均1150米的海拔高度使得园区常年云缭雾绕、空气氤氲、清泉甘洌、土质肥沃。这里是久负盛名的“鹿鸣贡茶”的出产地,同时也是休闲避暑、观光旅游的绝佳去处。步入茶山,犹如走进一片绿的世界,翠的海洋。浩瀚万亩茶园依山就势而建,跌宕起伏,步移景变,每走过一座山,转过一道弯,眼前都是一幅壮美的崭新画图。园内溪涧纵横,林茶错落,游人处处能体会到“茶山多胜景,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茶海随气候变化各呈异趣,伫立四望,视野及处,无边的绿色坡墁层叠着远去,苍翠欲滴的茶树被苍茫笼罩,云雾厚厚的积压在山峦之上,既为口出铺下斑澜锦绣,也将远处依依茶园变得朦朦胧胧,当艳阳高照,温暖的光辉将群山涂抹,岚雾褪去,更是万籁舒展、空明澄彻。猎猎清风吹过,带来新鲜茶叶的清香,不山人不口角生津、浑身通泰。即便是炎炎夏日,浸泡在这透明的绿色里,丝丝凉意沁人心脾,心境也坦荡得如同山涧的小溪,清澈灿烂。



鹿鸣茶海

    茶山是如此的静谧、祥和、甜美,当采茶工人细碎的脚步声和悠扬的采茶山歌划破这份宁静时,游客不但不会有打破环境和谐之感,反而能找到那种“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这些身着民族服装采茶的姑娘小伙同棵棵茶树一样充满勃勃生气,游人若有兴致,也可欣然加入他(她)们的行列,借来箩筐,与工人们一起感受采茶的乐趣,徜徉在这片清香四溢的怡人天地,如梦如幻,大有陶渊明诗句描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忘我韵致。游人甚至还可将自己亲自采摘的茶叶送到车间,让制茶工把你的劳动结晶在短短三、四个小时之后变成一包包成品,品上这样—口亲摘的茶叶汁,应该比世上任何一种高档茶叶更加亲切、香淳和滋润吧。
 
    穿过茶山的蜿蜒小径,在西南方向不远处,便是令人叫绝的大龙潭。那儿青山环列,水融山色,云树烟波,一碧百顷。大龙潭也是革命圣地,当年红军曾在这儿几上几下,并在大龙潭停留,红军战士在大龙潭的题诗至今家喻户晓:
   

巍峨峻岭起子烟,墨样风云卷石澜。
幽壑蛟龙方觉醒,升腾霖雨济人间。

鹿鸣大龙潭

    大龙潭乃源源不断的岩层渗水集聚而成,潭深平均6米,终年积水约4万立方米,水久旱而不枯,久雨而不溢。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古木倒映潭中,藻花点缀其间,山风轻抚,暗香浮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水色随不同气候变幻无穷,配上周遭鸟语蝉鸣、琴蛙鼓瑟,更是令人意畅心舒。潭中还有无数鱼儿在茂密的水草中穿行嬉戏。在这里一边赏景,一边品茶,  —边垂钓,可谓其乐融融。
   
    茶海除了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也有相应的旅游接待服务。茶山的游客接待处以及大龙潭旁边的农家小院都可成为不错的下榻之所,这里虽没有大酒店的富丽堂皇,但满院的花香、宜人的气候、茶山人饱满的热情、山肴野蔌的清香可口等,足以带给你满心的快乐。游客尽可在这样舒适的环境里临风把酒、品茗对弈、轻歌曼舞、清心养性,体会喧嚣都市久违的爽朗。
   
    领略了鹿鸣茶海的美丽,不妨再到石碑北东方向2公里去感受古生物园的神奇。石碑恐龙化石群和桫椤谷相距不远,相得益彰,是古生物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古时候,石碑境内参天的树木,繁茂的植物,为恐龙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条件。后来由于地壳变迁发生巨大变化,使称雄一时的恐龙家族无法生存而灭绝。恐龙的遗骸埋在土石层形成化石,变为稀世珍宝。石碑恐龙是继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后的—次重大发现,使我省侏罗纪恐龙化石遗产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即石碑侏罗纪早期化石,自贡大山铺中期化石,宜宾马门溪晚期恐龙化石。同时也填补了国内空白。石碑恐龙化石群以新属新种为代表,化石丰富,保存好,具有多方面科考、科普和旅游观光价值。2001年——2002年“石碑珙县龙”化石群还运往日本举办了为期—年的展览,引起极大轰动。

石碑恐龙化石

    据科学家分析,一万个生物死后才能有一个成为化石,加之年代久远和地壳变迁,在支离破碎的化石中找到一个完整的恐龙化石已是非常之不容易。而石碑在不过250平方米的土地面积,纵深仅6米的地表层内却发掘清理出较为完整的蜥脚类和兽脚类恐龙化石6条,其代表成员长14米,高3米。倘若进一步发掘,“石碑珙县龙”究竟有多少种类、多大规模,完全难以准确估测,象石碑这样藏量丰富的地层在国内外尚属罕见。因此,它在世界侏罗纪恐龙动物发现和研究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梭椤树群

    桫椤谷位于恐龙化石群旁近2公里处,因谷中触目皆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树而得名。境内奇峰秀瀑,怪石嶙峋,芳萆杂树,沟壑深邃,具有“雅奇秀幽”特色。由山水汇聚而成的溪流从群山间穿出,终年水声丁冬。溯溪而上,沿途风景诱人,路蜿蜒,山绵延,溪潺潺,瀑布自悬崖上倾泻而下,流光四溢,飞花碎玉中透出无限柔美;林间有着不少珍稀鸟类、奇花异草,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桫椤树茂密葱郁,遍布山野,与恐龙化石群遥相呼应,充满原始气息。桫椤谷纵深1.5公里,面积1000亩,而谷中星罗棋布的桫椤树就占了500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植被使之成为游客回归自然、享受青山绿水洗礼的理想之地。

景点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景点:

  • 下一个景点: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信息产业部备案登记号:蜀ICP备06014998号 宜宾市网监支队备案号:5115000461 客服QQ:616713680  TEL:13990965558 川公网安备 511502020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