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宜宾县蕨溪镇

 

蕨溪镇地图

【蕨溪概况】  

蕨溪镇位于黄金水道岷江河中下游南岸,具有川南重镇美称,幅员面积213平方公里,辖属27个行政村2个社区,全镇5.4万余人。蕨溪镇建镇于1992年9月,矿产、物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是宜宾县西北地区和岷江片区5镇3乡的片区中心,素为宜宾、屏山、沐川、犍为毗邻乡镇的物资集散地,是一个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文明开放集镇。  

【名优特产】  

 

蕨粉

银花   

蕨溪镇传统农业历来发达,盛产水稻、玉米、花生、油菜等粮食、油料作物和茶叶、晒烟、柑桔、油樟、银花、天麻、杜仲、黄柏等经济作物和中药材。蕨溪镇的食用菜油清亮纯净,色泽金黄、透明、香味浓郁、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是“宜宾燃面”首选油类;蕨溪叶子烟(晒烟)历史悠久,烟易燃,灰白、油足、劲大,是响誉川内外的烟中珍品;银花年产量200吨以上,占全省的20%;樟油年产量60吨以上,占宜宾县的30%,茶叶年产量280多吨,占宜宾县茶叶的半壁江山;油樟、茶叶、银花闻名国内也不过誉,蕨粉、蕨菜更是畅销海内外,备受中外客商的青睐。

【产业结构调整】  

蕨溪镇充分发挥近临宜宾、屏山新县城及向家坝建设的区位优势,将产业发展定位于“建设城郊型经济、打造后勤保障基地”。近年来,蕨溪镇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按照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三带”(即平坝蔬菜瓜果产业带、浅丘花卉苗木肉兔等养殖产业带、高山茶叶中药材产业带),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支柱产业。一是创建了花潭溪流域科技示范园基地,总规模达1000余亩,业主入住到22户,带动新增农户15户,园区总产值达到698万元,年销售收入达到179万元,被宜宾市命名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宣化村无公害蔬菜基地,通过不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规模已达1万余亩。其中:散葱被四川省授予无公害蔬菜;山区茶叶、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进一步发展,黄山有机茶规模已发展到万亩;以正化、石坪、万寿村为主的金银花规模已达3000余亩,年产量达200吨以上,销量占成都荷花池市场的半壁江山,以优、特、质、量享誉省内外。二是专合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展协会5个,充分发挥了专业协会的职能作用,2008年协会组织销售蔬菜19000余吨,生猪12199头,花卉苗木1000万余株,中药材(银花)162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强。

【小城镇建设】  

1992年被列为省级规划试点小集镇,2003年被列为省级小城镇重点镇后,蕨溪镇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标准,邀请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蕨溪2000年-2005年近期规划》及《蕨溪2000年-2010年远景规划》,镇区建设规划范围扩大了1.6平方公里。在2006年《宜宾市总体规划》中,蕨溪镇被列为宜宾市具有10-18万人口的卫星城市,并作为宜宾中心城市四大市域二级城镇之一予以培养和发展。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抢抓机遇,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开发一片,配套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蕨溪镇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预计2010年城市化水平可达40%。近年来,蕨溪镇以每年建筑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建成综合商住小区2个,分类明确的集贸市场4个,有了环境宜人的三校一园、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中心医院;镇政府公办楼、供电所综合楼、自来水公司等一批工程的完工,标志着全镇公共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一个功能齐备的小城镇正逐渐展现有我们面前,设计师们的宏伟蓝图正在当代蕨溪人手中一步步变为现实。

【黄山风光】  

位于蕨溪镇西南的宜宾黄山,海拔1400米,是宜宾县的“屋脊”,主要山峰有“天宫堂”“皇天顶”“朝天门”“龙冠子”“黄茅埂”等七八座,诸峰突兀高耸,直插云天。黄山深处,林海茫茫,一万多亩天然林,古木参天,藤萝蔓生,数万亩人工丰产林,隐天蔽日。“阎王碥”峡谷幽深,峭壁险要,两山对峙,似乎近在咫尺,伸手可及,山脚在深不可测的万丈谷底;谷底有一条长约5公里的河流,汲水潺潺,清澈见底,随便掰开一块石头,就可捉住几个红螃蟹,仰望悬崖险象环生,瀑布倾泻而下,头顶只有一线青天,惟正午一刻,方有阳光照射。“皇天顶”具有悠久的宗教活动历史,素有“ 二峨眉”之称,常年游人如织,香火不断;“皇天顶”四周有不少古堡,栈道、寨门、战壕和塔、碑、池、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游黄山可登高望远、可避署、可探猎险。

【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在全镇各级党组织中开展了历时三个月的以“做人民满意干部,建人民满意政府”为总体目标,以“强化三服务、争取两满意”为要求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收到了显著效果。二是深入开展领导班子创“四好”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层层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和村社干部激励机制等制度,干部管理进一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三是进一步加强了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作选拔工作,进一步巩固村后备干部队伍。四是充分利用镇党校远程教育等设备,加大对各级干部的培训力度,仅今年上半年,就组织干部群众参加县委组织部开办的“大讲堂”视频培训2期30课时,参训人数达1200余人次。五是按照省委“举旗帜、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以提高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五种能力”为目标,建立完善了基层组织的监督考核机制。六是全面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完善村级活动场所管理办法,规范村“两委”的办公行为。七是以“四带”党建示范工程为载体,深化“城乡共建”和“三级联创”活动。

【财政税收】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的惠农政策,及时兑现涉农补贴340.97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33.98万元,综合补贴242.65万元,家电下乡2.23万元、生猪补贴11.58万元、良种补贴36.88万元,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了《机关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办法》,严格开支标准,厉行节约,做到增收节支。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税收征管力度,做到任务、责任到人。在具体工作中,强化了税收工作的激励机制。继续实行“村帐镇管”制度。按照会计制度,对各村建立了新帐,村帐镇管工作更加完善、规范,全镇集体财务走上规范管理的轨道。

【交通安全及社会维稳】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强化监督,及时排查各类隐患,完善消防、地质灾害、防汛、森林火灾等预案,2008年再次被评为“省级水上交通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依法办事水平不断提高;治理宗教“两乱”效果良好;设立了信访和群众工作办公室,建立健全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各种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广泛开展平安村镇,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全镇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确保了全镇政治社会稳定,并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05—2007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先进单位”。

【民政优抚】  

一是认真宣传落实“双拥”和优抚政策,今年来,发放优抚定补资金23.7万元,投入1.1万元完成优抚对象建房3户,发放义务优待金7.17万元,春节发放慰问金1万余元,认真走访慰问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及“三属”10余人次。二是狠抓抗震(雪)救灾工作。去冬今春,我镇遭遇罕见的大雪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镇政府及时投入资金7.25万元,完成19户的灾后重建;同时,安排资金22万元,用于去冬今春的各种救济和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发放衣被、粮油、柴油、胶鞋等救灾物资价值1.5万余元。“5.12”汶川地震后,镇党委政府动员和组织全镇各级向灾区献爱心,共捐款26万余元,对口支援(编织)篾席3130余张。三是五保供养、医疗救助落到实处。全镇五保234人,今年来,共计发放资金15.2万元;改建的省二级敬老院已投入使用,上半年入住67人;对城乡个别困难户进行医疗救助2.2万元、4人次。三是对城乡“低保”进行动态管理,认真清理“低保”人员,今年新增加170户(340人),全镇1-6月发放低保金62.83万元,对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居民实现了应保尽保。

【教育人才战略】

从90年代起,对全镇文盲、半文盲进行了扫盲,扫盲工作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华扫盲奖”;全面完成“两基”达标,对学校危房进得了改造,教育硬件设施得到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其中: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100%;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显著,获得“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先进镇”称号。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成人教育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镇司法所马杨荣获得“全国优秀基层司法助理员”称号;花潭溪农业科技示范园业主冯春风、唐清银分别获得“市级农村优秀人才”和“市级农村科技人才”称号。

【改革30年的一些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蕨溪镇历届镇党委、政府励精图治,调整产业结构,助农增收,改善民生,增加人民收入,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94元,比1978年增长6.6倍,人民的吃、穿、用、住等方面,不但数量增加,而且质量普遍提高。有些富裕起来的居民正在奔向小康。食品结构向营养型过渡,衣着绚丽多彩,洗衣机、电冰霜、彩电、电话从无到有、普及到平常人家里,摄相机、数码相机、电脑、钢琴等高档家用电器也悄悄步入高收入家庭;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居民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人均不到500元,增加到2007年的人均1万元以上;医疗和保健条件也有所改善,农村实行了“新合医疗”, 新建成老有所乐的老年活动中心和体育活动中心。加上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人民体质增强,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与此同时,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有较大提高,并被评为 “四川省先进文化镇”;在农村开通了远程教育,家电、电影下乡,电视村村通。许多群众踊跃参加了技术、文化学习, 丰富了人民精神生活。

景点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景点:

  • 下一个景点: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信息产业部备案登记号:蜀ICP备06014998号 宜宾市网监支队备案号:5115000461 客服QQ:616713680  TEL:13990965558 川公网安备 51150202000161号